知識產權園地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外觀設計等,作者對受保護作品擁有人身權及財產權。

保護知識產權十分重要,在生活上亦與我們息息相關,例如:文學作品、音樂作品、電影作品及各類產品的商標等等。


守正之星與童軍互動交流學習

為貫徹落實特區政府青年事務政策,澳門海關持續推動青少年工作,支持青年發展,擴闊視野,培養具家國情懷和守法意識的年青一代。於2023年1月28日,海關「守正之星」與澳門童軍總會展開交流活動,學習彼此專業知識。



於同日上午,海關人員帶領「守正之星」成員前往澳門童軍總會進行知識產權普法講座,共同向出席講座之童軍們講解本澳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制度、海關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情況及案例分享,合力宣揚保護知識產權及識法守法意識。





其後,澳門童軍總會代表向海關人員及「守正之星」學員介紹童軍總會的組建歷史、訓練制度及社會服務工作等,讓大家加深對澳門童軍總會的認識。此外,過程中更設有問答環節,雙方踴躍提問,相互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最後,雙方人員在澳門童軍總會內進行燒烤活動,透過簡單有趣的互動遊戲增進彼此認識和友誼,從中分享大家所學習到的不同知識,場面熱鬧融洽。





未來,海關將舉辦更多參觀及交流活動,與更多社區團體就青年事務方面進行合作,在推動本澳新生力量方面作出貢獻,合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青少年正向的人生觀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守正之星向藝墟攤檔宣傳守法意識

為貫徹落實特區政府青年事務政策,澳門海關持續推動青少年工作,支持青年發展,擴闊視野,培養具家國情懷和守法意識的年青一代。於2022年11月26日,海關安排「守正之星」學員們前往塔石廣場宣傳保護知識產權守法意識。




「守正之星」學員在海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塔石廣場,向塔石藝墟的攤位經營人派發宣傳小冊子,宣講保護知識產權的守法訊息,同時讓學員們進一步瞭解本澳原創產業,明白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為守護原創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其後,學員們返回海關總部進行活動分享會,與海關代表互動交流;期間,有第二次參與活動的學員表示,經過兩次宣傳活動,變得更自信,更懂得與陌生人進行互動及交流,此外,亦有學員表示宣傳活動過程中,發現很多攤位經營人對保護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律有一定認識和瞭解,認為普法宣傳活動有助提升經營人知法守法意識。



是次活動讓「守正之星」學員深入認識海關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及職責。海關將持續開展不同類型的活動,提升青少年的社會參與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青少年正向的人生觀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為向青少年灌輸更廣泛的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培養青少年正確人生觀及對社會的責任感。澳門海關今年繼續開展「守正之星」培訓計劃,活動已於7月30日圓滿結束,合共58名中學生完成2021海關「守正之星」培訓計劃。

2021年「守正之星」培訓計劃的課程為期兩日一夜,分兩班舉行,各位學員在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留宿,實地體驗紀律部隊的訓練生活,並透過一系列的參觀活動,培養學員對社會、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學員認識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國家安全意識;同時,過程更深入去認識澳門海關的執法工作及相關法律;另外,學員亦親身體驗及接觸關員日常的執勤裝備,並登上海關巡邏船出海,了解海關執行海域安全管理工作的情況。

特區政府一向重視青年的成長和發展,持續為青年搭建健康成長的平台,澳門海關未來持續落實特區政府的青年政策,期望藉著「守正之星」培訓計劃,讓年輕一代認識守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並尊重自己的國家和文化,培養愛國愛澳的家國情懷,加強對社會、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做到知法及守法,同時向青少年灌輸更廣泛的知識產權法律知識,與海關攜手共同向社區宣傳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介紹海關日常執勤裝備



知識產權普法講座



參觀治安警察局警犬基地



參觀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



參觀港珠澳大橋澳門海關站及認識日常關檢設備



參觀海上監察廳大樓及認識潛水隊人員日常執勤裝備



登上海關巡邏船出海



海關領導為學員頒發證書


海關領導及官員與學員大合照





「守正之星」宣傳保護知識產權 體驗海關工作

於11月21日,組織「守正之星」17名學員前往青洲海上監察廳及塔石廣場體驗海關不同範疇的日常工作。是次活動於海關青洲船隊拉開序幕,「守正之星」學員在海關人員的陪同下乘坐巡邏快艇及水上電單車連專用橡皮艇等設備,親身體驗在海上駕駛船艇進行執法及救援工作,從而讓學員們了解海上工作的與別不同。隨後,「守正之星」學員前往塔石廣場,在海關人員的陪同下一同向塔石藝墟的攤販宣傳守法訊息。活動期間,「守正之星」學員與海關人員一同向現場攤販派發宣傳單張,宣講保護知識產權的訊息,讓學員們明白保護知識產權有助推動原創產業的發展。其後,學員們返回海關總部舉行分享會,會上學員們踴躍發言,紛紛發表對活動的感想。



學員乘坐水上電單車連專用橡皮艇及特勤快艇



學員協助宣傳保護知識產權



學員於分享會上積極發言

是次活動讓「守正之星」學員深入地認識海關的工作,了解海關不同範疇工種的職責。海關自2020年開展「守正之星」活動以來,持續開展不同類型的活動,讓青少年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青少年正向的人生觀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配合特區政府青年事務政策,關心青年成長,培養具家國情懷和守法意識的年青一代,澳門海關於2020年8月13日正式開展「守正之星」培訓計劃,首階段活動共有30名本澳高中生參與。



參與學員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首先到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參觀訓練場地,並觀看升旗儀式,認識相關要求及禮儀;前線關員亦介紹平日執勤時使用的裝備及指引,加深學員對海關執法工作的認識。其後,海關舉行普法講座,介紹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工作及相關法律,宣揚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學員又參觀了港珠澳大橋澳門海關站和海上監察廳,認識各類關檢設備及了解海域執法工作的情況。海關亦安排參與活動的學員,一起觀看《國家安全走進校園》網絡圖片展,讓學員了解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準確認識國家安全的意義,支持維護國家安全及地區安全的工作。





各項活動完結後,由黃文忠關長向完成首階段培訓的學員頒授證書。未來,海關將逐步深化「守正之星」培訓計劃,加強與青年的互動交流,為特區政府與青年搭建溝通平台,為年青一代培養守法、正向的人生價值觀。

學校宣傳及講座

海關自2017年展開「保護知識產權學校宣傳計劃」,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及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協會以擺放展覽板宣傳方式,向校園推廣保護知識產權,藉此向新生代灌輸保護知識產權的守法意識。

活動至今,海關已於42間中學逾30,000名學生,以巡迴擺放展覽板方式進行宣傳推廣。同時,亦已於16間學校逾7,000名學生進行普法講座。



海關持續以擺放展覽板形式,向本澳各校園推廣保護知識產權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菜農子弟學校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培正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嘉諾撒聖心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庇道學校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菜農子弟學校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濠江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勞校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培華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海星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浸信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氹仔坊眾學校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以視像形式為新華學校(小幼部)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理工大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教業中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在理工大學舉辦「保護知識產權講座」


「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為深化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和重視,不定期與民間團體合辦宣傳活動,希望透過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向公眾灌輸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及抗拒侵權意識,建立良好的警民關係,為海關提供侵權案件之情報,發揮「警為民、民助警、警民同心」的作用。



海關邀請旅遊業界代表到海關總部參加「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在街坊會聯合總會舉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聯同澳門學聯—少年警訊活動委員會舉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參與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協會主舉「版權知多D嘉年華」,加強與民間機構的互動,拓展「警民同心」的理念


海關在澳門基督教青年會舉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與工會聯合總會合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合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與童軍總會合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與民众建澳聯盟合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與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合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與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合辦「保護知識產權社區宣傳講座」

十一國慶節假日期間,在疫情緩和下,內地與澳門出入境檢疫要求持續放寬,訪澳旅客數量有所上升。為確保消費者權益,維護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的良好形象,澳門海關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藥物監督管理局及消費者委員會在十一國慶節假日前夕開展聯合巡查及宣傳工作,以預防及打擊售賣侵權產品行為。



海關於十一假期前夕,分別聯同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藥物監督管理局及消費者委員會前往本澳各區旅遊景點、手信店、藥房、鐘錶珠寶店、大型酒店及娛樂場周邊商舖進行巡查及宣傳,對商舖所銷售之產品進行監察及檢視,暫未發現違法情況。另外,海關同時向商舖經營人派發宣傳小冊子,講解本澳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提醒商舖經營人應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入貨,不論從採購至零售層面都必須恪守現行法律,避免購入侵權商品以作售賣而被追究相關責任。





海關除持續派員加強巿面巡查及監察外,同時加強監管各口岸的進出境貨物,以堵截侵權產品流入本澳,為市民及旅客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維護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國際形象。




在「2021年度聖誕市集」和「2022年度農曆春節年宵市場」活動展開前,為使攤位競投者對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有更多了解,守法經營,澳門海關派員出席攤位競投活動,介紹本澳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以及商戶經營時應注意的事項。

澳門海關知識產權廳人員向參與競投人士介紹《工業產權法律制度》、《著作權及有關權利之制度》等本澳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講解受法律保障知識產權內容,以及違反相關法例所面臨的處罰制度等,並分享海關過去查獲的一些違法個案情況,從而增強競投者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

會上亦向攤位競投者派發宣傳小冊子,提醒應守法經營,在採購貨物時選擇信譽良好的商號,申報進口貨物前應考量及評估是否涉及知識產權規定,保留貨物之進口及入貨單據以作備查,留意貨品價格的合理性,以及質量是否與正貨相符,以避免購入侵權商品再出售,損害自身及消費者權益。



「2021年度聖誕市集」


「2022年度農曆春節年宵市場」

序號
所屬社團
加入日期
1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
2017年04月27日
2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
3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
4
澳門童軍總會
2016年09月17日
5
澳門基督教青年會
6
澳門旅行社協會
2018年07月06日
7
澳門旅遊業議會
8
澳門導遊促進會
9
澳門導遊公會
10
聯邦快遞(FedEx)
2020年01月08日
11
順豐速運(S.F.EXPRESS)
12
敦豪國際速遞(DHL)
13
環球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
14
澳門文遺研創協會
2021年12月14日
15
民众建澳聯盟
2022年06月01日
16
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

「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員會議

為向社區推廣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民、旅客和業界的權益,自2016年9月海關正式啟動「社區打假聯絡機制」,一直持續拓展及深化「社區打假聯絡機制」的成效和網絡,邀請不同民間社團及團體加入機制成員,令社區網絡不斷壯大,使海關能更全面地掌握社區訊息,從而及時發現和部署打擊侵權行為。

海關不定期與機制成員舉辦座談會,就保護知識產權及消費者權益交換意見,透過座談會掌握不同業界訊息,合力保護知識產權及旅客消費權益,共同維護澳門國際旅遊城市形象。



與旅遊及導遊業界成員舉行座談會


與「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員舉行年度座談會


與速遞業界成員舉行座談會


與「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員年度座談會


與物業管理業商會進行交流


與民众建澳聯盟進行交流

各類行業代表座談會議

為讓各類行業更了解澳門海關在知識產權範疇的執法情況,海關與物流及代收業界及酒店保安業界代表舉辦座談會,介紹知識產權和關檢範疇的執法工作和相關法律,講述現時不法份子的犯案手段。冀各類行業代表積極配合海關工作,建立聯絡機制,加強情報交流,以杜絕有關不法行為。



海關與物流及代收業界代表舉行座談會


海關與酒店保安業界代表舉行座談會

「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立及週年活動

海關在2016年9月17日正式啟動「社區打假聯絡機制」,透過與機制成員直接溝通聯繫,掌握社區訊息,從而有助海關及時發現和部署打擊侵權行為。同時,透過宣傳、互動交流、講座及定期工作會議的方式,與機制成員保持緊密夥伴關係,增強市民對海關執法的信心,達到「警為民、民助警,警民同心」的理念,發揮警民合作的最大功效,共同維護知識產權的訊息。



於2016年9月17日「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正式啟動





於2017年6月24日舉辦「社區打假聯絡機制」一週年宣傳活動





於2018年9月8日舉辦「社區打假聯絡機制」兩週年宣傳活動





於2019年9月7日舉辦「社區打假聯絡機制」三週年宣傳活動


保護知識產權“紀念品設計比賽”及“繪畫比賽”頒獎禮


為慶祝澳門海關成立二十周年及「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立五周年,澳門海關舉辦“紀念品設計比賽”及“繪畫比賽”,向青少年及公眾推廣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活動得到參賽者的踴躍參與,評審委員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評選出得獎作品,頒獎禮於2021年8月30日舉行,出席人員包括海關各位領導、主管人員、評審嘉賓以及各位得獎者及其家屬。


副海關關長周見靄致辭時表示,澳門海關是本澳保護知識產權的其中一個主要執法部門,自2016年正式啟動《社區打假聯絡機制》至今,有效透過與社區團體直接溝通聯繫,構建警民合作關係,並藉此掌握社區訊息,從而對侵權行為作出更有效的部署和打擊。今年是澳門海關成立二十周年及「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立五周年,藉著這個重要的日子,期望透過舉辦比賽活動向青少年及公眾推廣保護知識產權的訊息,鼓勵發揮創意和進一步提升社區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及保護意識,同時將保護知識產權的訊息傳遞給參與者的家人、同學及朋友。

“紀念品設計比賽”及“繪畫比賽”兩項比賽收集到的參賽作品都別具匠心,具有相當水準,充分展現出各位參賽者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設計意念。得獎作品由海關代表及專業評審嘉賓胡智杰先生共同選出。

主禮嘉賓向各位得獎者頒發奬狀

“紀念品設計比賽”—公開組



冠軍


亞軍


季軍


“紀念品設計比賽”—中學組



冠軍


亞軍


季軍


“繪畫比賽”—高小組



冠軍


亞軍


季軍



優異獎







“繪畫比賽”—初小組



冠軍


亞軍


季軍


優異獎








「保護知識產權 - 網上有奬問答遊戲」


海關辦問答遊戲推廣「保護知識產權」

澳門海關舉辦之「社區打假聯絡機制」五週年宣傳活動 ─ 保護知識產權網上有獎問答遊戲活動已經完結,早前透過電腦隨機抽出得獎者。為配合特區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奬日期及地點將稍後透過海關網頁及短訊形式通知各得奬者。

未能親身領獎者可以授權他人代領,代領者需遞交得奬者的授權書,並出示得奬者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代領者的澳門居民身份證正本方可辦理代領手續,所有身份證明文件於核對後將獲發還。

如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989 4373。
得獎者名單:https://eservice.customs.gov.mo/iprcompetition/quizinfo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書法比賽」--初小組得獎作品
「書法比賽」--初小組優異獎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書法比賽」--高小組得獎作品
「書法比賽」--高小組優異獎
第一名及總冠軍
第二名
第三名
「宣傳產品設計比賽」--公開組得獎作品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宣傳產品設計比賽」--中學組得獎作品
「宣傳產品設計比賽」--網上最受歡迎獎


「海報設計及填色比賽」宣傳海報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海報設計比賽」--公開組得獎作品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海報設計比賽」--中學組得獎作品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海報設計比賽」--小學組得獎作品

「填色比賽」--優異獎


活動比賽

為提升大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海關舉辦不同類別的比賽 ─「知識產權短視頻製作比賽」及「海報設計及填色比賽」,透過比賽讓大眾市民了解創作人在每份作品背後付出的心血,推廣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1. 2023年03月,北區兩批發商售侵權建築密封膠

案情:
海關早前接獲舉報,懷疑北區有商舖出售侵權的建築密封膠,經情報搜集及調查後,發現一工業大廈內兩間相鄰批發商舖涉案。於2023月3月13日,海關見時機成熟,對上述兩間批發商舖採取行動,查獲合共2,716支懷疑侵權建築密封膠。同日,海關根據所搜集資料,派員追查由上述商舖流入巿面的涉案產品,再回收及扣押共74支。行動中,海關合共查獲懷疑侵權建築密封膠共2,790支,以正品價格計算約值23萬澳門元,有關產品經商標鑑定人進行鑑定後證實為侵權產品,2名涉案男性被帶走調查。

2.2023年05月,海關破兩店舖售侵權「貴州茅台酒」起訴5人

案情:
海關早前接獲舉報,懷疑皇朝區及中區有店舖售賣侵權的「貴州茅台酒」。於本月17日,海關見時機成熟,對上述2間店舖採取行動,合共查獲32支(合共52公升)懷疑侵犯「貴州茅台酒」商標茅台酒,共有4名女性澳門居民及1名男性內地居民涉案,已帶返海關總部調查。經「貴州茅台酒」商標之鑑定人對涉案懷疑假冒的「貴州茅台酒」作出鑑定,結果31支屬侵權產品、1支有待鑑定結果。按照茅台公司提供的資料估算,總貨值約23萬澳門元。

1. 2022年03月,中區兩店舖懷疑售賣侵權服飾

案情:
海關日前巡查市面期間,發現中區一店舖出售的品牌服飾造工粗糙,售價亦明顯較正品價格低廉,懷疑為假冒產品。海關經情報搜集及深入調查,發現另一間店舖亦涉案。於2022年3月24日,海關見時機成熟,經部署後對兩間店舖採取行動,查獲合共287件懷疑侵權服飾,種類包括上衣、褲、帽及袋類產品等,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27萬澳門元。部分物品經相關品牌鑑定人進行鑑定,證實為假冒產品。1名女子為兩店的負責人,連同2名女性員工被帶走調查。

2. 2022年06月,中區兩店舖懷疑售賣侵權服飾

案情:
海關早前接獲舉報,指中區有店舖出售懷疑侵權服飾。海關經情報搜集及深入調查後,發現目標店舖表面只售賣一般服飾產品,而懷疑侵權產品則收藏於店內閣樓且與其他一般服飾混雜存放,海關亦發現同區另一間店舖為同伙。於6月17日,海關見時機成熟,對兩間店舖採取行動,查獲合共352件懷疑侵權產品,種類包括上衣、披肩、手袋、鞋、飾物、眼鏡及手錶等,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300萬澳門元。部分物品經相關品牌鑑定人進行鑑定,證實為假冒產品。1名女子為兩店的負責人,連同2名女性員工被帶走調查。

1. 2021年01月,街頭兜售懷疑侵權智能手機

案情:
澳門海關早前接獲市民舉報,指有內地男子於北區及中區向市民兜售懷疑侵權智能手機。海關接報後作出深入調查及部署,並於2021年1月16日採取行動,於中區查獲一名懷疑涉案男子,同時根據掌握的資料,在現場再截獲另一名匿藏的犯罪同夥。行動中,海關合共扣押4部侵權智能手機,2名涉案人士被移送檢察院處理。兩名男子於偵訊期間承認犯案,並供稱涉案智能手機以每部420元及580元人民幣的價格從內地購入,再以澳門元2,200至4,500元出售,至今共售出兩部。

2. 2021年01月,北區一間店舖懷疑售賣侵權手錶

案情:
海關早前接獲市民舉報,在北區一間店舖購買手錶,發現其重量及錶面顏色與正品有異,懷疑該店舖售賣侵權手錶。海關接報後作出深入調查,發現除上述店舖外,另一間位於中區的店舖亦可能涉案。於2021年1月20日,海關同時對上述兩間店舖採取行動,在兩店鋪內查獲懷疑侵權手錶合共36隻,連同舉報人提供的1隻懷疑侵權手錶,經品牌鑑定人鑑定後證實全為侵權物品,市值約12萬澳門元,3名涉案人士被移送檢察院處理。據店舖負責人供稱,涉案手錶以每隻600至1,500元人民幣的價格從內地購入,並以1,100至2,300澳門元出售。

3. 2021年03月,懷疑售賣侵權服飾產品

案情:
於2021年3月29日,海關對一間懷疑售賣侵權服飾產品的店舖採取行動,查獲侵權商品逾2,200件,海關早前接獲市民舉報,指有人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出售懷疑侵權服飾。海關接報後於網上進行搜索,經分析「大數據網上打假系統」所搜集的資料後鎖定一間位於司打口區的實體店,並進行深入調查。於2021年3月29日,海關見時機成熟,立即採取行動,於店內查獲2,275件懷疑侵權的服飾,包括運動鞋、成衣、背包、襪及帽等,市值約109萬澳門元,3名涉案人士被移送檢察院處理。據涉案店舖負責人供稱,相關服飾以每件10至200澳門元的價格從內地購入,再以倍數價格出售圖利。

4. 2021年05月,懷疑售賣侵權服飾

案情:
海關早前接獲市民舉報,懷疑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出售侵權服飾。海關接報後利用「大數據網上打假系統」搜集資料,並透過分析舉報信息,先後鎖定位於新橋區及新馬路區的三間實體店,並展開深入調查。於5月12日,海關見時機成熟,立即採取行動,在涉事店舖內查獲1,396件懷疑侵權服飾,種類包括衣服、帽子及背包,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43萬澳門元。有關物品其後經相關品牌鑑定人鑑定,證實均為假冒。據涉案店舖負責人供稱,相關服飾以每件人民幣18至35元的價格從內地購入,再以澳門元50至100元的價格出售圖利。行動中帶走2名本地居民協助調查,已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5. 2021年06月,懷疑售賣侵權侵權產品

案情:
海關早前巡查市面店舖期間,發現高士德區一店舖出售的品牌服飾造工粗糙,售價亦明顯較正品價格低廉,懷疑為侵權產品。經情報搜集及部署,海關於6月15日採取行動,於該店查獲合共517件懷疑侵權服飾,種類包括上衣、褲及帽等,市價約值28萬澳門元。有關物品其後經相關品牌鑑定人進行鑑定,證實均為侵權。據涉案店舖負責人供稱,有關服飾於去年不同時期以每件人民幣6元至45元的價格從內地購入,再以澳門元20元至79元的價格出售圖利。行動中帶走1名男性店舖負責人為本澳居民,已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6. 2021年07月21日,懷疑售賣侵權衣服

案情:
較早前,港珠澳大橋澳門海關站人員在檢查一批進口貨物時,發現其中有33件衣服造工粗糙,懷疑為侵權產品,海關隨即展開深入調查,追查有關貨物流向,經情報搜集及部署,鎖定一間位於北區的店舖。於2021年07月21日,海關見時機成熟,立即採取行動,在涉案店舖內查獲合共53件與上述特徵相符的懷疑侵權衣服,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21萬澳門元。有關衣服其後經相關品牌鑑定人進行鑑定,證實均為侵權,據涉案店舖負責人供稱,有關衣服以每件人民幣20元從內地購入,再以澳門元40元至50元的價格出售圖利,行動中帶走2名本地居民協助調查,已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1. 2020年01月,懷疑售賣侵權運動鞋

案情:
海關早前巡查市面店舖期間,發現祐漢某商場內有店舖出售的品牌運動鞋品質粗劣,懷疑為侵權物品。海關經情報搜集及部署,於2020年1月8日對3間店舖採取行動,搜獲42對運動鞋,市值約4萬4千澳門元,經品牌鑑定人鑑定後證實全為侵權物品。行動中帶走3名本地居民協助調查,已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結果:
三名涉案人均被判處兩個月徒刑,暫緩一年執行。

2. 2020年01月,懷疑售賣侵權成衣及袋類產品

案情:
較早前海關接獲舉報,澳門俾利喇街一店舖懷疑出售侵權成衣及袋類產品。經調查及部署,海關鎖定該店舖,並採取突擊行動,合共檢獲80件懷疑侵權成衣及袋類產品,市值約88萬澳門元,行動中帶走2名本澳居民協助調查,移送檢察院偵辦。

1. 2019年3月 ,「大數據網上打假系統」偵破2間網店懷疑出售侵權飾物

案情:
海關利用「大數據網上打假系統」搜尋互聯網社交平台以作偵查,期間發現有2間網店懷疑出售侵權飾物。經調查,兩網店分別在新橋區及關閘區設有實體店舖。於2019年3月7日及11日,海關對上述店舖採取突擊行動,搜獲15件懷疑侵權飾物,市值約5萬2千元澳門元,行動中帶走2名店舖負責人協助調查。
結果:
案件一,涉案人被判處45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或不以工作代替,須服30日徒刑。
案件二,涉案人被判處75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或不以工作代替,須服50日徒刑。
(案件一)
(案件二)

2.於2019年8月26日,懷疑出售侵權成衣

案情:
於2019年8月26日,較早前海關接獲舉報,中區一店舖懷疑出售侵權成衣。經調查及部署,海關鎖定該區的四間店舖,並採取突擊行動,查獲852件成衣。經品牌鑑定人鑑定,證實全為侵權物品,市值約澳門元7萬元,行動中帶走5名本澳居民和2名外僱協助調查。
結果:
兩名涉案人被判處兩個月徒刑,暫緩一年執行;
一名涉案人被判處嫌犯60日的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40日徒刑。

3.2019年09月29日,懷疑出售侵權手提電話

案情:
海關與治安警察局持續警務協作,打擊售賣侵權侵權物品街頭騙案巡查打擊街頭售假的騙案。於2019年09月29日,海關接獲治安警察局通知,發現有人以旅客身份來澳向途人兜售懷疑侵犯「IPHONE」商標之手提電話,及後轉交海關知識產權廳跟進調查,該批手提電話經初步核實均為侵權貨品,將有關人士移送檢察院偵辦。
結果:涉案人被判處60日的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40日徒刑。

1.於2018年5月3日,懷疑出售侵權品牌商品

案情:
較早前接獲品牌權利人舉報,新口岸區一店舖懷疑出售侵權品牌商品,經調查後,鎖定兩間位於新口岸的店舖,並採取突擊行動,查獲442件懷疑侵權貨品,貨品類型包括服裝、手袋、皮帶、鞋及手錶,約值澳門元290萬元,行動中帶走3名女性本澳居民協助調查。
結果:
三名涉案人均被判處75日的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50日徒刑。

1. 2017年7月,售賣侵權服裝

案情:
於2017年7月24日,較早前海關接獲舉報,指有店舖通過社交網站公開銷售侵權物品,經部署後,海關對一間北區店舖採取行動,查獲侵權服裝43件,市值約1萬7千澳門元,行動中帶走1名本澳男性店主協助調查。
結果:涉案人被判處45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需處30日的徒刑。

2.2017年11月28日,涉嫌售賣侵權知名品牌眼鏡

案情:
於2017年11月28日,較早前澳門海關接獲消費者投訴,指有店舖涉嫌售賣侵權知名品牌眼鏡,經調查後,發現涉案店舖合共7間,以連鎖店形式經營,及後採取突擊行動,查獲侵權眼鏡1500多副,市值約150萬澳門元,行動中帶走2名男性本澳居民協助調查。
結果:兩名涉案人被判處一年兩個月徒刑,暫緩二年執行。

3. 2017年12月12日,售賣侵權運動鞋

案情:
於2017年12月12日,較早前海關接獲市民舉報,指北區一店舖售賣侵權運動鞋,經部署後,對該店採取行動,查獲465對侵權運動鞋,市值約20萬澳門元,行動中帶走1名本澳男性店主協助調查。
結果:涉案人被判處90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60日的徒刑。

1. 2016年5月19日,懷疑售賣侵權服裝

案情:
於2016年5月19日,較早前海關接獲市民以電話舉報,指中區一店舖涉嫌售賣侵權服裝,經部署後,採取突擊搜查行動,查獲侵權成衣及背包約1480件,市值約50萬澳門元,行動中帶走1名本澳男性店主協助調查。
結果:涉案人被判處60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40日徒刑。

2. 2016年10月27日,懷疑售賣侵權手袋

案情:
於2016年10月27日,海關根據情報資料,對新口岸區一間懷疑售賣侵權手袋的店舖採取行動,查獲214件侵權產品,市值約217萬澳門元。行動中帶走2名本澳女性店員協助調查。
結果:
涉案人一被判處62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40日徒刑;
涉案人二被判處20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13日徒刑;
涉案人三被判處3個月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3個月徒刑;
其他四名涉案人被判處60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40日徒刑;

3. 2016年3月21日,懷疑出售侵權手錶

案情:
於2016年3月21日,海關「反互聯網侵權偵查工作小組」發現網上一店舖懷疑出售侵權手錶,經部署後,當涉嫌網店店主與訂購者進行現場交易時,採取突擊行動,當場查獲3隻懷疑侵權手錶,及後在其住所內再搜出11隻,合共14隻,市值約130萬澳門元,行動中帶走1名本澳男性網店店主協助調查。
結果:判處兩個月徒刑,准予暫緩一年執行。

4. 2016年11月8日,懷疑售賣侵權光碟

案情:
於2016年11月8日,海關根據情報資料,經部署後,對新橋一商場店舖採取突擊行動,查獲989張盜版光碟,市值約1萬4千澳門元,行動中帶走1名本澳男性店主協助調查。
結果:涉案人被判處45日的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30日徒刑。

1. 2015年10月13日,懷疑出售侵權耳機

案情:
於2015年10月13日,較早前海關接獲權利人舉報,北區有多間店舖懷疑出售侵權耳機,經海關調查後,對兩間店舖採取行動,查獲36件侵權產品,市值約3萬6千元,行動中帶走2名本地居民協助調查。
結果:兩名涉案人均被判處45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將處30日徒刑。

2022年

1. 2022年第一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

案情:
於2022年04月22日至05月22日,粵港澳三地海關開展2022年第一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共同打擊跨境侵權違法行為。
行動期間,澳門海關查獲1宗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被扣押的貨物以袋類產品及手機配件為主,貨物總數為12件,市值約1萬6千澳門元。

2021年

1. 2021年「粵港澳海關聯合執法行動」

案情:
於2021年04月19日至05月17日、08月27日至09月26日及11月17日至12月16日,粵港澳三地海關先後開展2021年第一次「粵港澳海關聯合執法行動」、2021年第二次「粵港澳海關聯合執法行動」及2021年第三次「粵港澳海關聯合執法行動」,共同打擊進出口侵權違法行為。
行動期間,澳門海關查獲5宗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被扣押的貨物以成衣、酒及袋類為主,貨物總數為2284件,市值約325萬澳門元。

2020年

1.「2020年度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

案情:
粵港澳三地海關按執法合作機制持續組織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於2020年04月20日至05月10日、08月24日至09月13日及11月23日至12月13日,先後開展「2020年度第一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2020年度第二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及「2020年度第三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共同打擊跨境運輸侵權產品的不法行為。
澳門海關因應聯合執法行動,對打擊侵權產品及行為作出針對性部署,包括加大對本澳社區店舖的巡查力度、強化對本澳各口岸跨境車輛及旅客的關檢力度、加強對郵寄物品和進出口及轉口貨物的抽查等。行動期間,澳門海關合共查獲4宗分別涉及成衣、手錶、袋類和電子產品的侵權案件,合共檢獲93件懷疑侵權物品,市值約267萬澳門元。

2019年

1.「冬防行動2019」聯合行動

案情:
海關在「冬防行動2019」期間,查獲一宗涉及成衣之侵權案件,於2019年1月16日,海關對本澳多間店舖採取突擊行動,在不同店舖內合共搜獲懷疑侵權成衣45件,市值約澳門元6千元,行動中帶走1名店舖負責人協助調查。
結果:
涉案人一被判處六個月徒刑,緩刑兩年。
兩名涉案人被判處120日罰金,若不繳交罰金,須服80日徒刑。

2.「2019年度粵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

案情:
為進一步加強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的合作,粵港澳每年均會採取不定期的聯合行動,2019年4月1日至14日、7月1日至14日及10月14至27日,先後開展「2019年度第一次粵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2019年度第二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及「2019年度第三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重點打擊粵港澳跨境以及經港澳地區進口、轉口及出口郵遞快件管道侵權貨物和物品,積極對過境旅客、貨物及車輛加強檢查,而海關知識產權廳配合各口岸打侵權活動,合共查獲12宗懷疑侵權個案,涉及3849件懷疑侵權物品,種類包括成衣、鞋、飾物、手機、手錶及化妝品等。粵港澳三地海關將持續加強三地區域合作、情報互換、前線人員經驗交流、定期舉辦領導層會議及部署聯合行動,進一步加大跨境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2018年

1.澳門海關配合世界海關組織打擊侵權運動產品

案情: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期間,海關進行了一系列針對性部署,並聯同廣東省海關和香港海關,開展三地聯合執法行動,共同打擊侵權運動產品。海關於行動期間共查獲七宗侵權案件,扣押近5千件貨物,種類包括:運動背包、運動鞋、運動成衣及腰包等,市值約148萬澳門元,涉案人數30人,包括14名澳門居民及16名非本地居民。

2015年

1. 2015年5月11日,港澳海關聯手偵破跨境網上侵權犯罪

案情:
於2015年5月11日,較早前港澳海關接獲香港一著名電視台版權持有人舉報,指某網站提供大量該電視台廣播的節目供網民下載,嚴重侵犯其版權。經港澳海關深入調查顯示,該網站的運作涉及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人士,故兩地海關作出情報交流並實施專項行動。 港澳海關分別在兩地採取聯合打擊行動,經部署後,澳門海關對位於?仔區某大廈的涉案單位採取搜查行動,行動中在單位內查獲大批收錄電視節目、影音檔案及用作管理網站之高科技電子器材,市值約5萬澳門元,行動中帶走1名本澳男性居民協助調查。
結果:涉案人被判處1年徒刑,准予暫緩2年執行。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保護相關權利人的創作、發明或設計等一系列措施及保障,與有形財產權一樣受到法律保護。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人們的創意及智慧的成果,我們需要確保例如:發明家、作曲家、藝術家及設計師等專家的創作心血不被侵犯,人們才能分享到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因為創新發明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時間,他們通過不斷的反覆研究、埋頭苦幹才創作出來的成果和心血,若被不法份子侵犯他們的權利,從中獲取非法利益,那麼將來再沒有人去進行創新和發明,最後影響到的都是大家的未來。

是指作者對其所創作的作品享有人身權及財產權的利益之權利,例如:文學作品、音樂作品、電影作品及攝影作品等。

指任何科技領域內有關產品、物質或結構成分之產生方法之發明。

是指顯示該產品含有之各層面之三維配置之一系列被固定或被編碼之互連圖像,在該系列圖像中,每一圖像須包含同一產品之某表面在產品之任一製造階段中之配置或部分配置。

是指任何工業品或手工製品,其中包括裝配複合產品用之組件、包裝、展示部分、圖形符號及印刷文字,但不包括電腦程序。

是指能表示形象之標記或標記之組合,尤其是詞語,包括能適當區分一個企業之產品或服務與其他企業之產品或服務之人名、圖形、文字、數字、音響、產品外形或包裝。

是指任何供某企業營運之營業場所之顯著標記或名稱。

某個區域、地方、國家或地區之名稱,用以表示或識別某一產品來自該區域、地方、國家或地區,而該產品因地理條件,包括自然因素及人之因素而具有根本或獨特之質量或特徵,且產品必須在限定之地理區域內生產、加工及製作。

本地區或其他國家或地區所授予之功績或優質勛章、在官方舉辦或獲本地區或其他國家或地區官方承認之展覽會、展銷會及競賽上所得之獎章、證書、獎金或其他性質之獎勵、具官方性質之其他獎勵或首選表示。

根據法例,確保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負責進行預防、打擊及遏止不法行為所需的活動,尤其為加強正當競爭及打擊偽造的活動。

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聯繫澳門海關:
  • 24小時舉報及投訴熱線 電話: 28965001
  • 電子郵件 info@customs.gov.mo
  • 澳門海關微信公號
  • 親身前來澳門海關總部舉報 地址:媽閣上街嘉路一世船塢西南端
在實體店進行購物時,尤應注意以下事項:
  • 選擇信譽良好的商號;
  • 對所需購買的商品在不同商號中多作比對;
  • 留意商品價格的合理性;
  • 向店員了解清楚相關產品資訊;
  • 查看產品是否與官方網站相符等等。

在網上進行購物時,尤應注意以下事項:
  • 選取信譽良好的網店;
  • 勿輕信網店的關注度,因為可能是商號的營商手法;
  • 留意售前售後的相關聯絡資訊是否可信;
  • 留意商品的價錢合理性;
  • 勿輕信促銷,尤其注意商品的貼圖是否與商號出售的商品為同一批次;
  • 注意網店顧客留言的真實性等等。

出售任何假冒產品均屬刑事違法行為,一經定罪可被科處徒刑或罰金,更會留下刑事案底,切勿以身試法。

違反知識產權的相關法例須負上倘有之刑事或行政責任。

由權利人或權利人授權合資格的鑑定人作出鑑定,或由公認的專家作出鑑別。

海關於2018年引入「大數據網上打假系統」,系統以非侵入的方式,在各個網絡社交平台無間斷進行監察,輔助關員排查及篩選有助調查的資訊,以便更好地預防、打擊及遏止網上侵權行為。

不是公眾場合,不是商業目的,一般都不會侵權。最好的方法是經權利人或本地的集體管理者同意或授權,就不會侵權及尊重權利人。

未經權利人或原創者同意或授權,使用權利人的作品屬侵權行為,首要是權利人或原創者作出追究。

該網站為合法的,經權利人許可或授權可供會員下載自用或其他合約限制的是合法;否則,屬侵權行為。

在不公開、不收益的情況下使用他人作品,在朗誦中應提及作品的作者或出處,則不屬侵權。而該情況亦是乎權利人是否作出追究,非經告訴不得進行刑事程序。


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主要法例如下:

經第5/2012號法律修改第43/99/M號法令 《著作權及有關權利之制度》

第97/99/M號法令 《工業產權法律制度》

第51/99/M號法令 《規範有關電腦程序、錄音製品及錄像製品之商業及工業活動》

違反上述法例須負上倘有之刑事或行政責任,其中最高可被科處四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