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紀念日的設立旨在促進世界各國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海關作為本澳保護知識產權的其中一個主要部門,除透過執法行動打擊侵權行為外,同時亦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培養市民大眾,尤其年青一代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達致「識法守法」的目標。


藉着世界知識產權日,讓我們一起回顧海關過去一年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工作。
打擊侵權活動
2020年,海關共對25宗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作出檢舉,涉案人數共31人(9男,22女)。檢獲的貨物以袋類、手錶、鞋、成衣及化妝品為主,總數超過1千2百件,若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508萬澳門元。

為更有效打擊網上侵權活動,海關於2018年引入「大數據網上打假系統」,藉大數據處理技術,進行搜尋、收集及分析網絡資訊,以了解有關犯罪趨勢及發現隱藏的犯罪行為。2020年,海關利用有關系統成功偵破7宗網上售賣侵權產品案件,涉案人數共8人(3男5女)。檢獲的貨物以袋類、鞋、成衣及化妝品為主,總數共248件,若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103萬澳門元。

在農曆新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及十‧一國慶假期等大型節日期間,海關會對以遊客為銷售對象的店舖加強巡查及監察,同時亦會聯同多個部門到本澳各區的旅遊景點、手信店、商舖及展銷場所巡查,並向商戶派發單張,提醒商戶守法營商。2020年,海關在上述聯合巡查行動中,合共查獲3宗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涉案人數共6人(4男2女)。檢獲的貨物以鞋及成衣為主,總數共493件,若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8萬澳門元。

粵港澳三地海關按照執法合作機制,於2020年先後開展三次「粵港澳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共同打擊跨境運輸侵權物品。海關於行動中合共查獲4宗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檢獲的貨物以成衣、手錶、袋類和電子產品為主,貨物總數為93件,若以正貨價格計算約值267萬澳門元。

普法宣傳及交流活動
海關於2020年8月13日正式開展“守正之星”培訓計劃,共有30名本澳高中生參與。海關舉辦“守正之星”活動目的是希望向青少年灌輸更多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知識,及宣傳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同時培養青少年正確人生觀及“以身作則”的正向思維,思考自身對社會的責任,增強青少年的國家觀念。

2020年初,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海關暫停了「保護知識產權學校宣傳計劃」,直至2020年8月,在本澳持續有效的疫情防控下,海關逐步恢復有關工作,並在嚴格執行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開展相關活動。2020年,海關合共到2所中學舉行保護知識產權宣傳講座,講解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現場及透過同步觀看視像直播參與的學生人數超過2千人。

2020年6月30日,海關應文化局邀請出席專題講座,向文創市集攤檔經營人介紹本澳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以及商戶經營時應注意的事項,約70名文創市集攤檔經營人參與。講座期間,海關知識產權廳代表介紹《工業產權法律制度》、《著作權及有關權利之制度》等本澳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並解答關於商標的使用、共同創作權益等方面的問題。

2020年9月23日,海關與「社區打假聯絡機制」中的速遞業界成員舉行座談會,就監管進出口貨物和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進行交流,並商討加強溝通合作,聯手打擊違法行為。海關向業界介紹了疫情期間在保護知識產權和關務方面的執法情況和成效,以及加強業界在有關方面的法律知識及防範意識。業界亦同意與海關加強合作,增設專項通報聯絡員機制,共同合力堵截侵權物品。

為加深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和重視,提升社區防罪滅罪的意識,海關於2020年10月8日向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成員舉辦講座,宣揚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與市民攜手做好保護知識產權的工作。

疫情期間,港澳兩地海關舉行視像會議,就兩地網上侵權狀況進行探討和交流,並就既有的合作方案交換意見,議定未來合作計劃。

舉辦「保護知識產權」網上有奬問答遊戲 宣揚守法意識
2020年是「社區打假聯絡機制」成立四週年,海關藉著舉辦網上有奬問答遊戲,提高市民對知識產權的認識。活動吸引超過1,000名本澳市民參與,反應熱烈,有效發揮寓教於樂的作用。
知識產權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維護知識產權對我們的生活,乃至社會的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未來,海關定必繼續努力,全力打擊及遏止侵權活動,並持續開展各類型的宣傳,宏揚守正文化,將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推廣到社會各個階層,讓市民理解侵權行為的危害,自發拒絕侵權行為。只要大家都懂得尊重及保護知識產權,侵權者自然無利可圖,創作者亦能盡情發揮,以創意提高大眾的生活品質和推進社會發展。
封面圖來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